选择一个最适合的同行评审期刊非常重要,因为它决定了你的研究是否能够以最佳方式进行传播并将其传递给相应目标读者。对于作者来说,我们希望选择最合适的一本投稿期刊,让自己的研究工作和发现以论文的形式更为广泛的在同行之间传播。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选择最佳的投稿期刊呢?
01、客观评价自己的研究工作和论文
首先,我们要从内容、创新程度等方面来客观评价自己的研究工作和论文。对照目标期刊的期刊指南,看看你的论文跟目标期刊上已发表的论文相比,从内容、类型、及结构等是不是达到标准,有没有相似性,这些都是参考依据。低估或高估自己论文的水平,都有可能导致目标期刊的选择不合适。
如果你的论文内容侧重于某一专属领域,寻找合适的目标期刊是相对容易的。如果你的研究涉及多个学科,且不太确定可能的目标期刊时,一些国际出版商,比如施普林格·自然的网页上都提供了期刊优选的免费搜索工具。通过输入论文摘要,作者可以快速获取可供选择的几种投稿期刊。
02、关注期刊的论文发表周期
论文发表周期是个关键的时间因素,不同期刊的平均论文发表周期从1-2个月至半年以上不等。如果你是研究生毕业在即,需要发表论文从而获得学位,那最好选择周期短的符合学校要求的期刊。而对于手上同时有好几篇待投论文的科研人员来说,你完全可以根据对每篇论文水平的评估来确定相应的目标期刊。因为,任何时候特别是在没有更好的替代评价指标出现之前,持续发表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论文是考核和评价一个科研人员的基本参考标准。但如果一味的追求在高IF的期刊上发表论文,盲目投稿,那么,很有可能因为被拒稿而拖延你论文的最终发表时间。所以,了解期刊的发表周期、发表难易程度和了解期刊指南同样重要。
03、专业同行认可的期刊往往比高IF期刊更重要
其实,对于大部分的科研人员来说,我们主要通过在本专业领域的相关期刊上发表论文来跟国际、国内同行交流我们的研究工作和成果。所以,也许你一直或经常发表论文的期刊IF只在个位数或是很小的个位数,但却是相关领域同行们更为认可的。那你的这些论文发表经历对今后的研究项目经费的申请是有很大帮助和参考价值的。相反,很多项目的评审专家并不认可那些在IF虚高的期刊上发表论文。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看这个期刊的年文章数量。一本期刊如果年文章数量过高,必然会因为无法保证同行评议过程的质量等,而影响其发表论文的质量。因而,一味追求IF或以此来评判科研人员的学术水平也是不够合理和客观的。
此外,对于有志于在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的学者来说,除了始终如一的认真对待自己的学术研究工作,我们很有必要订阅和了解被同行广泛认可的顶级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内容。这些顶级期刊的内容会让你了解科学研究发展的最新、最前沿动态,为你从事的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参考。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高速发展,突破性的创新研究往往需要很多学科的知识来发现和解决新的问题。只有当你的研究工作越来越接近这些开创性的问题时,才有可能在更顶级的期刊上发表相关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