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篇学术paper里,除了literature review,占比最大也是写作难度最大的就是discussion这个部分了!典型的讨论部分包括:主要发现,研究结果与文献报道的结果比较,研究的优势和局限性,以及对临床实践、未来研究的影响。
论文“Discussion”部分的重点在于对研究结果的解释和推断,并说明作者的结果是否支持或反对某种观点、是否提出了新的问题或观点等。“Discussion”的核心内容是论文的“亮点(Highlights)”, 讨论的深度和广度是作者学术水平和阅历的反映,是论文能否成功地吸引读者、审稿人、主编注意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此, 撰写“Discussion”时要做到直接、明了、易懂, 以便主编、审稿人和读者了解该研究的贡献所在,为什么值得发表。
那么,如何看Discussion写的好不好?
跟大家分享某出版集团的一本SSCI期刊,关于量化研究类SSCI论文Discussion部分的同行评审审稿标准:
Is the relation between any empirical findings and previous work discussed? Does the paper present a robust and coherent argument? To what extent does the paper engage critically with the literature and findings? Are theoretical concepts articulated well and used appropriately? Do the conclusions adequately tie together the other elements of the paper?
——是否讨论了任何实证发现与以前的工作之间的关系?这篇论文是否提出了一个有力和连贯的论点?论文在多大程度上与文献和发现进行了批判性的交流?理论概念是否能很好地表达和恰当地使用?结论是否充分地将论文的其他要素联系在一起?
下面,提供一个仅供参考的Discussion模板例子
第1段: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局”视角,提醒他们该项研究的重要性
第2段:对我们的主要发现进行了批判性分析
第3段:讨论其他研究结果以及这些研究结果如何与现有文献相符
第4段:讨论研究的局限性
第5段:讨论未来方向
第6段:讨论我们的总体结论和研究的主要影响
总的来说,强大的讨论部分提供了很好的信息量和分析深度,一个强有力的Discussion,应包括正在研究的问题的简明摘要,以及对已发表文献背景下的主要和次要发现的批判性讨论。同时,还应承认这些限制条件,并讨论未来的方向。其中,Discussion中最为重要的是:研究的意义,总体结论和主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