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同行评审一问一答
2024-11-04

问:可以和期刊申请排除自己不喜欢的同行作为评审么

个是可以的,在cover letter里提出要求,责任编辑都会采纳,每个期刊的审稿人都很多。有些期刊投稿系统里直接可以填入回避审稿人的信息。

问:是否可以自己推荐审稿人,如果自己推荐审稿人,如何鉴定审稿人和作者之间的诚信联系?

你可以推荐审稿人,但编辑并不一定要邀请这些审稿人。你不应该推荐同事或导师,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的。推荐领域内顶尖作者没有太大意义:编辑们通常已经知道他们。有帮助的是推荐来自中国、但不是你的同事,同时又在相关领域有研究的审稿人。

问:如果想成为审稿人应该做哪些准备?如何申请?

一般是正规的期刊发表过论文且你的电子邮件出现在正式发表的论文第一页。所以,有些期刊允许论文所有作者的电子邮件显示在第一页。

随着Chatgpt的爆火,人工智能异常火热,之后人工智能定然会对学术出版同行评审带来影响?之后随着人工智能的影响,学术出版同行评审的模式、形式是否会发生颠覆性的变化?趋势会是怎么样的

——我真心希望人们能够冷静下来,不要滥用 ChatGPT LLM。他们是有说服力的作者,但他们无视真理。他们没有经过同行评审的验证。如果有人不能通过自己鉴定一篇文章,他们应该直接拒绝评论,而不是使用一个与时俱进的工具。不过,未来我们很可能会在使用人工评估的同时使用自动评估。有一些工具可以评估图像和数据是否存在欺诈迹象,还有一些工具可以评估报告的完整性和质量,例如试剂是否已完全说明。精心设计和验证的工具将有助于同行评审。我们已经有了像 iThenticate 这样的文本相似性检测器,但这些工具可能会被误用,因为编辑们只是看重复率的百分比,而不是正确地评估抄袭行为。

问:同行评审有哪几种形式,优缺点是什么,发表后的评审适用于哪种情形

常见的模式有:单人匿名评审(又称单盲评审;我用的是 NISO STM 协会认可的术语)。在单匿名审稿中,审稿人知道作者是谁,但审稿人是匿名的;在双匿名审稿中,作者和审稿人都不知道其他人是谁;在公开同行评审中,作者和审稿人的身份是互相知道的(如果文章发表了,也是公众知道的),如果文章发表了,同行评审报告是公开的;在发表后同行评审中,文章在网上发表,然后进行评审,通常是邀请审稿人进行评审。双重匿名评审可减少对高收入国家作者的偏见,今年发表在 Wiley 生态学期刊上的一项随机试验就证明了这一点,但在实践中很难实施,很多审稿人都能猜到作者是谁。我还发现这限制了对利益冲突的识别,因此我希望在稿件接受后,审稿人知道作者是谁的情况下再看一遍。如果审稿人的名字被所有人知道,那么公开同行评审寻找审稿人的难度就会增加,但这也减少了审稿人表现不佳的可能性,而且他们往往会评论更多。发表报告允许公众对期刊进行监督,这是好事。将出版前的双重匿名、出版后的公开报告和审稿人姓名结合起来,可能是一种混乱但可以接受的折衷方案。出版后同行评审本应允许更多的人参与同行评审,但我所见过的例子中,很少有将志愿者评审与期刊邀请的评审同等对待的。有些文章无人审阅。在某些情况中,作者会邀请自己的审稿人,我认为这就导致了审稿过程中的偏见和低质量。通常也没有编辑来决定文章是否发表,而是外包给审稿人。有观点认为,这样可以减少把关,但我认为,这就丢失了审查和责任的一个重要步骤。

现在期刊编辑部的精力不是用在论文的语言文字和格式等方面的编辑和校对上,而是越殂代疱取代了同行评审,在未送同行进行评审之前就自行枪毙了大部分稿件,这才是对同行评审制度最大的颠覆!

的确存在这个现象,一些期刊投稿量巨大,一部分稿件的语言表达不流畅,责任编辑读起来痛苦。所以,作者要在投稿前做必要的文字润色和修饰,确保稿件的可读性。

开放获取(OA)出版模式自出现开始就引发了激烈的争论。有人认为极大促进了学术成果的交流,也有人认为实质上是出版社圈钱的游戏,但不论如何,不争的事实是: OA模式正在逐渐成为学术出版的主流。几位老师怎么认为?

个人不反对OA出版的,但作为一个科研人员,要把自己的论文分流,一部分以传统方式出版,个别或者少数稿件可以发表在OA期刊的,如果大量的论文都发表在OA期刊,成本太大,也会被一些同行非议和质疑。

原则上要认真阅读稿件内容,从自己知识背景提出疑问,特别是提出意见帮助作者改进稿件质量。好的评审人是应该给作者启发,给作者指出改进稿件质量的方法,而不是粗暴拒稿。


个人注册 机构注册
个人注册 机构注册
欢迎登录
忘记密码
注册协议
感谢您信任并使用CheckingRef服务。 我们根据最新的法律法规要求,制定了用户注册协议,包括相保密政策内容。 1. 点击同意表示您已经阅读并统一相关协议条款。 2. CheckingRef将全力保护用户的资料和隐私。 3. 仅限于授权18周岁及以上的用户注册。 4. 用户完成注册手续后,获取账号使用权,该使用权限仅属于初始申请注册人,禁止赠与、借用、租用、转让或售卖。 5. 用户可随时停止使用本服务,当停止使用时,用户不需特别通知CheckingRef,可随时注销帐号。 6. 用户承诺提交的文章应为个人或个人为首的研究团队独立研究的成果,并无侵害其他人及其他权利(如著作权)。若经第三方提出该文章为抄袭或剽窃等权利主张,相关责任由用户负责。CheckingRef对于用户委托的稿件的版权问题不承担相关责任。 7. CheckingRef对用户提供的拥有独立版权的文章负有保密责任,除法律另有规定或用户同意外,不得以任何理由或目的向第三方透露用户的身份隐私,及从事的研究计划、结果、欲投稿的期刊等信息。 8. 本协议可以由CheckingRef随时更新,更新后的协议条款一旦公布即可代替就旧协议条款,恕不再另行通知。如用户不接受更新后的条款,请立即停止使用该服务,用户继续使用将被视为已接受更新后的协议内容。 9. 注册后本协议即产生法律约束力。